其他
北京党史慕课 | 第8课 创造一个少年中国
第8课 创造一个少年中国
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,少年强则国强。” 这是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中的警世名言,从此,少年中国的理想可谓深入人心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,北京诞生了少年中国学会。这是党史上影响最大、会员最多、分布最广、活动延续时间最长的重要社团。1918年,为了反对段祺瑞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《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》的卖国行径,两千多名留日学生纷纷罢学回国,在国内掀起了浩大的抗议斗争,但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镇压。王光祈、曾琦、陈愚生、张尚龄、周太玄、雷宝菁这6个热血青年,决定发起成立“少年中国学会”,要“以完全崭新的姿态和做法,去创造一个少年中国。”李大钊被邀请为发起人之一。1919年7月1日,少年中国学会在回回营陈愚生家中(今天闹市口中街48号)正式成立。学会的宗旨是:“本科学的精神,为社会的活动,以创造‘少年中国’”;学会的信条是:“奋斗、实践、坚忍、俭朴”;会员入会标准很高,不仅要 “纯洁”“奋斗”“对于本会表示充分同情”这三个基本条件,还得品行端正,绝不可以有“嫖赌或其他不道德的行为”,经5名会员介绍并经评议认可后,才能入会。学会发展很快,许德珩、黄日葵、邓中夏、高君宇、毛泽东等人都加入了学会,还在南京、巴黎、东京等海内外成立了分会,先后加入的会员有120多人。学会不但邀请蔡元培、陈独秀等人作精彩演讲,还举办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,让大家充分地各抒己见,碰撞思想。学会编辑发行的月刊《少年中国》和《少年世界》,很受读者欢迎,可以说是继《新青年》《新潮》之后在国内影响很大的重要刊物。会员们讨论修养、科学、政治活动以及社会问题的通讯文章特别受追捧,可谓“风声所播,全国掀动”。北大校长蔡元培评价说:“现在各种集会中,我觉得最有希望的是少年中国学会。因为他的言论,他的行动,都质实的很,没有一点浮动与夸张的态度。”可惜的是,这样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。随着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,学会怎样发挥更大的作用?在会员中产生了严重分歧。李大钊、高君宇、邓中夏等人希望学会确定社会主义方向,成为一个进步政治团体,但也有人强烈反对学会规定“主义”,不同意学会参与政治革命,还有人希望学会维持纯学术团体状态。在1921年学会第二届年会上,几方爆发了激烈争论,相持不下,学会开始出现分裂,最终在1925年底停止了活动。创造一个少年中国,不仅仅属于五四时期的青年一代,更是一代代中华有志青年矢志不渝的历史使命。
来源:北京组工网
请长按二维码
关注北京民盟